< >

传媒聚焦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传媒聚焦 >> 正文

【绍兴日报】奋力谱写“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绍兴篇章

发布日期:2024-09-06    点击次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三农”发展就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最为典型的例子。长期以来,我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亦工亦农、亦城亦乡,亿万农民可以在工农之间自主选择、自由转换,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进退有据。这种独有的制度安排,支撑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发挥了农业农村“稳定器”“蓄水池”作用,在创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彰显了独特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融合”二字,体现了城乡互融互促、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农村改革仍是重要一章。继续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必答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破除障碍到融合发展,虽然发展阶段和改革内容不同,但对农村改革的重视却是一以贯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这既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路径与方向。绍兴作为全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最小的市域之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域改革实践中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跨越“看得见”的空间分隔,破除“看不见”的机制壁垒,实现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融”出城乡共同繁荣新画卷,努力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绍兴地域实践中谱写新篇。

  一是健全具有绍兴区位特征的城乡空间格局。绍兴具有地处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圈之间的区位优势。要强化规划引领,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推动市域城乡空间重构、功能重塑、资源重组,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要主动融入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战略,按照“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统筹考虑绍兴城乡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编制和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形成都市区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乡村片区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促进城与乡互促互补、共建共享,一体推进现代化。

  二是推进具有绍兴区域特点的新型城镇化。绍兴市域经济发达、特色鲜明,推行了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开展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要继续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要充分发挥县城“城尾乡头”的衔接作用,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按照规划建设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公共服务一个圈、生态环境一本账的要求,推动优质教育、养老、医疗、生态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城乡间实现优化配置,强化区域协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是建设具有绍兴水乡特色的和美乡村。绍兴农村拥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肌理、历史纹理和人文情理。要强化对“城的比重逐渐上升,乡的比重逐渐下降,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无论城镇化怎样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也是客观规律”的认识,充分发挥乡村独有、城市没有、未来必有的“食物保障、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三大功能,扭转长期以来资源要素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集聚优势资源。要按照“彰显特色、布局合理、全域覆盖”的要求,整市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努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打造更有韵味、更富活力、更加宜居的美丽乡村。

  四是打造具有绍兴善治特质的和谐城乡。绍兴创造了“枫桥经验”,并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度效,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色和“枫桥经验”特质的城乡善治之路。在新征程上,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提高城乡治理融合水平的要求,要强化融合治理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乡融合治理体系,实现城乡融合治理的体制现代化、布局现代化和方式现代化。要夯实融合治理的基层基础,创新开展融合型城乡大社区、大单元治理,建设“枫桥式”治理共同体,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和综合机制,努力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绍兴样本。( 袁海平 韦乐盈

  作者单位分别为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越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c/content/202409/06/content_547644.html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城南大道1077号河西校区老行政楼南楼 | 电话:0575-88341201 / 88341785 | E-mail:mks@usx.edu.cn |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