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09200904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学 分:6
学 时:96(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课程类别:公共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各专业本科学生
教学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修读学期:建议第3-6学期
一、教学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基础上,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了解当代世情和国情,增强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及其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
2.专业能力方面。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理论创新、理论成果,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学会正确思考历史和现实问题,从而能够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
3.综合能力方面。能够真正学懂、真信和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重要意义、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教学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掌握);明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难点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关系及对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评价。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课后阅读《共产党宣言》和《反对本本主义》等经典文献,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思想路线的发展,布置本门课程的课程实践的具体要求。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教学内容: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教学要求:了解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经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难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课后观看电影《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教学内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形成、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熟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改造过程,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难点是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研讨。
5.自主学习内容:向家人了解三大改造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2.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与意义,熟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有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以及探索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难点是深刻分析探索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课后阅读《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过程,熟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主要矛盾,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难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阶段性。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了解从十三大以来党的各次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表述。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及其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2.教学要求:了解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曲折发展,熟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发展,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及中国梦,难点是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内涵和显著特点。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研讨。
5.自主学习内容:课后补充阅读改革开放前后二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并进行比较分析。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教学内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2.教学要求:了解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熟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掌握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难点是全面改革的重要性和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与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收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教学内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教学要求: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意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含义,生态文明理念;明确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现实依据,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依法治国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文化强国含义及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教学难点是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民主、自由、人权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课堂讨论,实地参观调研。
5.自主学习内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声音,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教学内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2.教学要求:了解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明确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一国两制”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教学难点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了解台湾、香港、澳门历史,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教学内容: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教学要求:了解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我国独立战争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熟悉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掌握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教学难点是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课堂研讨。
5.自主学习内容: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教学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和依靠力量,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内容、基本任务,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教学要求: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熟悉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学难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了解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情况,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变化。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论
1.教学内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2.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掌握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是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教学难点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课堂讨论。
5.自主学习内容: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实践,以寝室为单位,以课题形式进行调研,贯穿学期的始终;第二部分是阅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的重要文章和党的重要文献,并撰写读书笔记;第三部分是阅读人文类名著,撰写读后感。具体安排见下表:
要 求
|
学习进度(周)
|
原则上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实践小组,确立调研课题,填写实践手册,教师审定后实施
|
1-3
|
每个实践小组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
|
5-6
|
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调研情况,然后根据教师意见填写实践手册。
|
7-8
|
撰写经典读书笔记和人文类名著读后感
|
3-10
|
提交经典读书笔记和人文类名著读后感
|
12
|
完成实践报告及相关支撑资料,填写实践手册
|
11-13
|
上交实践报告,支撑材料、实践手册
|
14
|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4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建议自主学习32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合计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
12
|
4
|
16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4
|
6
|
10
|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4
|
6
|
14
|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3
|
2
|
5
|
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4
|
|
4
|
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5
|
|
5
|
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4
|
8
|
12
|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10
|
|
10
|
九、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4
|
4
|
8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3
|
|
3
|
十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3
|
|
3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
3
|
2
|
5
|
总复习
|
1
|
|
1
|
机动
|
4
|
|
4
|
合计1(学时)
|
64
|
|
|
合计1(实践教学时间)
|
|
32
|
96
|
自主学习内容
|
建议学时
|
经典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矛盾论》、《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任选1篇
|
4
|
经典阅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任选1篇
|
4
|
观看电影《建党伟业》或《建国大业》
|
3
|
向家人了解三大改造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
2
|
补充阅读改革开放前后二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并进行比较分析
|
2
|
了解从十三大以来党的各次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表述
|
2
|
收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
|
4
|
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声音,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3
|
了解台湾、香港、澳门历史,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2
|
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发展历程,剖析“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
2
|
了解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情况,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新变化
|
2
|
了解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政策、新举措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
2
|
合计
|
32
|
六、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由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方式组成。过程性的方式包括实践教学开展情况、集体参观考察情况、作业提交情况及评价结果、自主学习作业、到课率、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的参与情况等形式构成;结果性的方式主要是期末考核。具体如下: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40%)=到课率、学风和学纪(5%)+学生以实践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课程实践(三段式管理) (15%)+读原著1篇读书笔记(5%)+1篇人文类著作读后感(5%)。期末考试占60%。
七、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采取作业评改反馈,每次作业批改后进行书面反馈与集体反馈两种形式,书面反馈主要针对学生作业的个别情况,集体反馈针对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如若需要,则针对学生进行个别反馈。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
参考书目:
[1] 毛泽东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 毛泽东文集(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 邓小平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江泽民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6] 秦宣.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魏晓文,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8] 柳礼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生辅学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 北京大学BETVLCTOR伟德国际1946.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 张文化.邓小平理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1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3] 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