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浙江省“八八战略”生动实践下的创新成果和伟大成就,以青春力量讲好共富故事,7月3日至7月5日,伟德国际1946官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富裕”实践团的成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安吉余村、鲁家村、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和联丰村等地,深入调研二十年来“八八战略”实施进程中浙里乡村的精彩蝶变,解码中国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浙江样板。
一场保卫战:绿水青山终不负
踏入余村,抬眼是青峦叠翠、竹影摇曳,低头即为绿水碧波、溪水潺潺。师生们并肩来到“两山”石碑前,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箴言。走过矿山遗址,来到未来社区展厅,再前往余村青年合伙人专项计划空间,实践团的成员们追流溯源,探寻余村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以人才链赋能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
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对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发展转捩点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葛天博老师趁热打铁,以“两山理论”为总抓手,指导实践团成员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角度深挖余村念好“山字经”,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的借鉴意义。
以脚丈量土地、用心叩问四方,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每日一汇报,一天一心得,八篇访谈凝练成一句话,便是“村强、民富、景美、人和。乡亲们都说,绿水青山就是幸福靠山”。
一次新探索:从“灰姑娘”到“白天鹅”的华丽蝶变
“每个乡村的振兴各有各的法宝,可安吉鲁家村作为一个无红色资源、无绿色环境、无特色产业的‘三无’乡村,是如何在‘无’中生‘有’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实践团的成员们以安吉鲁家村18个家庭农场为切入口,在调研前以阅读文献、集中讨论、预设提纲等形式,建立起“鲁家村式田园综合体”以及“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的初步印象。
除了在鲁家“两山”学堂进行集体学习与研讨外,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还有条不紊地分头行动着,或实地采访基层工作人员,或走街串巷寻找民宿老板和农场主,或以镜头记录调研全过程。“美丽乡村建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和才能万事兴”……这些真挚朴实的回答,创造出了“三无”创“大有”的奇迹,更折射出“两山理论”辐射下“生态就是经济”、因村制宜谋求乡村振兴的科学性。
一颗赤诚心:征途漫漫,奋楫扬帆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八八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为此,实践团队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由裘斌老师带领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再以实践锻炼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红船精神不仅点亮了城市,而且惠及到了乡村。团队来到联丰村,与村书记面对面对话。座谈会干货满满,村书记慷慨地分享了“养猪村”蜕变为“网红村”的成功经验,强调了党员干部在其中的先锋作用。大家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积极提问,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通过实地走访,我们看到了浙里乡村涅槃重生后焕发的无限活力。在田野调查中,我们不仅找到了‘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的一把把‘密钥’,而且更深刻地意识到‘八八战略’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我们党的伟大领导。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有风景的思政课’,为我们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新路径。”实践团成员鲍沁羽如此感慨,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继承“红船精神”,不忘“四千精神”,发扬“胆剑精神”,“八八战略”就在我们身边,共同富裕就在这片沃土之中。旅途将尽而步履不歇,“共同富裕”实践团的成员们将继续深化“田野思政”实践调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之江大地上书写新的华章。
(供稿:方翔、王晓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