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7日
下午2:00在402会议室举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习沙龙”第四讲,主题为《“历史之谜”的首次解答——以马克思《巴黎手稿》为论域》。由朱志勇教授主讲。学院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全体教师参加。沙龙活动由陈林刚书记主持。
朱志勇
教授认为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内容博大精深,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回答两个问题:如何看待私有财产或者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建立比资本主义更理想的社会或者理想社会是什么?本次讲座
朱
教授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线索,为大家讲解了马克思破解资本主义“历史之谜”和建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
朱
教授的讲解以及文本的赏析,大家更加清楚地意识到“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之谜。马克思破解“历史之谜”的工作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人类劳动发展史中寻找它生成的历史根源;二是把破解历史之谜同构建理想社会统一起来。总之,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诉求。
最后,对比《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理论发展,
朱
教授给大家介绍了学术界关于两个“共产主义”的争议,以及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境遇:从共同理想的提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再到中国梦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也在努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之谜,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
通过本次沙龙,使大家对共产主义的逻辑脉络、本质特征、价值诉求以及实践张力等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